1、硅石包括脈石英、石英巖、石英砂巖,主要分布在梁家寨鄉(xiāng),榆林坪鄉(xiāng)、上社鎮(zhèn)和西潘鄉(xiāng)等地。
2、石英砂巖分布在仙人鄉(xiāng)莊只一帶。
【資料圖】
3、無地質勘查資料,根據各礦點礦床出露長度和寬度,估算地質儲量約5000萬噸。
4、根據各礦點揀塊化驗分析,含二氧化硅約在96—99%之間。
5、該礦現(xiàn)有開采點十處。
6、年礦石采出量約3萬噸。
7、硅石主要用于玻璃,陶瓷、冶煉、硅鐵,工業(yè)硅、硅轉等。
8、硅石化學加工 chemical processing of silica 硅石大量用作建筑材料的原料,也是無機鹽工業(yè)的重要原料。
9、用化學方法可將硅石加工成一系列硅化合物。
10、硅石一般指純度較高的天然石英砂即二氧化硅,在自然界中分布廣,儲藏量大,很多國家都有大型優(yōu)質礦,開采量大。
11、 加工方法 硅石經化學加工,除還原生產單質硅外,首先得到硅化合物的母體產品硅酸鈉(俗稱水玻璃),主要有堿法和硫酸鈉法兩種(見圖)。
12、 堿法 硅石不溶于水和酸,但易與堿反應生成硅酸鈉,所以堿法是硅石化學加工的主要方法。
13、堿法又分為干法(純堿法)和濕法(燒堿法)。
14、 ①干法(純堿法) 將含二氧化硅99%以上的硅石粉碎到50~80目,與純堿按一定比例配合,在1100~1350℃的高溫下焙燒4~6h,生成熔融態(tài)物料,反應式為: xSiO2+nNa2CO3─→nNa2O·xSiO2+nCO2式中x和n的摩爾比稱為硅酸鈉的模數(shù),工業(yè)用硅酸鈉的模數(shù)一般為1.0~3.8。
15、選擇不同的配料比可得到不同模數(shù)的產品。
16、在高溫生產中堿易損失,故配堿量往往要稍高于模數(shù)要求的理論量。
17、 得到的熔融物料除含硅酸鈉外,還含有未反應的硅石等水不溶物,用水溶解分離掉熔融體中不溶物,得到無色透明的粘稠液體即硅酸鈉產品。
18、 干法易于制造高模數(shù)的硅酸鈉產品,生產條件要求不太苛刻,易于工業(yè)生產。
19、但能耗大,操作條件差。
20、 ②濕法(燒堿法) 將粉碎至120目以上的硅石粉(SiO2)含量高于99%),與燒堿按一定比例(由產品模數(shù)而定)配合,放入帶攪拌的加壓反應釜中,通蒸汽加熱到175℃以上,壓力控制在811kPa以上,反應4~6h,冷卻后過濾,除去未反應的二氧化硅,即可得到液體硅酸鈉產品,反應式為: xSiO2+2nNaOH─→nNa2O·xSiO2+nH2O 濕法能耗低,操作環(huán)境較好,但不易得高模數(shù)產品。
21、 硫酸鈉法 將含二氧化硅達98%的硅石粉碎到80目,與硫酸鈉(其配比按產品的模數(shù)定)和煤粉按一定比例配合,在反射爐內反應。
22、首先硫酸鈉還原成硫化鈉,后者與硅石反應得硅酸鈉,同時放出二氧化硫。
23、反應式為: Na2SO4+4C─→Na2S+4COnNa2S+xSiO2+3/2nO2─→nNa2O·xSiO2+nSO2在反應中硫酸鈉往往還原不完全,在高溫下呈熔融態(tài)浮于硅酸鈉熔體表面,稱為硝水,硝水的腐蝕性極強,易腐蝕爐襯,同時遇水易爆炸。
24、并且該反應中產生二氧化硫,污染環(huán)境,故工業(yè)上很少采用。
25、 產品用途 硅酸鈉和二氧化硅是硅石化學加工得到的主要產品。
26、硅酸鈉是硅石化學加工產品中用途最廣、用量最大的產品,除用于制造多種硅化合物外,還大量用作紙板、膠合板、部分金屬材料及鑄造工業(yè)的粘合劑,肥皂、洗滌劑的添加劑,紙張的性能改良劑,在紡織工業(yè)中作棉布煮煉和漂白助劑、織物的防火處理劑、染料的顯色劑。
27、此外,還用作水泥助凝劑、木材防腐劑及蛋類的保鮮劑等。
28、硅酸鈉經改性后還可作為內外墻涂料。
29、硅酸鋁可作玻璃、陶瓷的原料,也可作油漆顏料。
30、硅酸鋰可作防腐油漆、金屬表面保護劑。
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